万圣节的古老起源
万圣节到底是怎么来的?这个充满南瓜灯和糖果的节日其实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!最初的万圣节可以追溯到古代凯尔特人的萨温节(Samhain),当时居住在爱尔兰、苏格兰和威尔士的德鲁伊特人将11月1日定为新年伊始。
想象一下,在2000多年前的欧洲,大众相信10月31日夜晚是阴阳两界界限最模糊的时刻。死者的灵魂会重返人间,而邪恶的幽灵也会趁机作乱。为了驱赶这些恶灵,大众会戴上恐怖的面具,点燃篝火,甚至用萝卜雕刻灯笼(后来演变成南瓜灯)。这些习俗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?没错,这就是现代万圣节装扮和南瓜灯的雏形!
随着基督教传入欧洲,这个节日被赋予了新的意义。公元8世纪,教皇格里高利三世将11月1日定为”诸圣节”(All Saints’ Day),前夜则被称为”万圣节前夜”(All Hallows’ Eve),后来简化为”Halloween”。有趣的是,虽然宗教意义发生了变化,许多古老的传统却保留了下来。
“不给糖就捣蛋”的趣味传说
为什么孩子们会在万圣节挨家挨户要糖果呢?这个传统其实源于中世纪的”灵魂饼”习俗。当时穷人会在万圣节挨家挨户乞讨食物,作为回报,他们会为这家的逝者祈祷。后来这一习俗演变成了孩子们的游戏。
关于”Trick or Treat”(不给糖就捣蛋)的说法,有一个有趣的解释:大众相信如果不善待这些装扮成鬼魂的孩子,可能会招致真正的恶作剧。因此,为了让”鬼魂”满意,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糖果。这个传统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真正流行起来,由于当时恶作剧盛行,社区希望通过分发糖果来减少破坏行为。
你知道吗?最早的”南瓜灯”其实是用萝卜做的!爱尔兰传说中有一个叫”吝啬鬼杰克”的故事,他欺骗了魔鬼,死后既不能上天堂也不能下地狱,只能提着一盏萝卜灯在人间游荡。移民到美国的爱尔兰人发现南瓜比萝卜更适合雕刻,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南瓜灯。
万圣节的现代演变与全球影响
从古老的驱魔仪式到现代的欢乐庆典,万圣节经历了怎样的变化?如今,万圣节已经成为西方最受欢迎的节日其中一个,特别是在美国,每年万圣节相关的消费高达数十亿美元!不仅孩子们喜欢装扮要糖果,成年人也热衷于参加化装派对。
万圣节在全球范围内也产生了独特的影响。在墨西哥,大众庆祝”亡灵节”,用鲜艳的色彩纪念逝者;在中国,虽然不庆祝万圣节,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它当作一个有趣的社交活动。香港迪士尼乐园和上海迪士尼乐园每年都会举办特别的万圣节活动。
这个节日之因此能持续2000多年,或许正是由于它满足了大众对神秘事物的好奇,以及在安全范围内”装神弄鬼”的乐趣。从古老的驱魔仪式到现代的欢乐庆典,万圣节的传说和习俗一直在演变,但那份神秘与欢乐却始终未变。今年万圣节,你会选择装扮成什么呢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