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的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是一首生动表现喜悦与乡愁的诗作,随着唐军的胜利,诗人内心的波动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共鸣。今天,我们就来一起了解这首诗的原文及其意译,感受其中的情感。
原文:瞬间的喜悦与希望
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
剑外忽传收蓟北,
初闻涕泪满衣裳。
却看妻子愁何在?
漫卷诗书喜欲狂。
白日放歌须纵酒,
青春作伴好还乡。
即从巴峡穿巫峡,
便下襄阳向洛阳。
这段文字是一首动人的五言绝句,表达了诗人在听到唐军胜利消息后的强烈感受。他在剑南地区生活多年,始终渴望回家。而这个期盼,在此刻突然变成了现实。
译文:喜悦的泪水与归乡的渴望
我在剑南的梓州生活,忽然听到军队已经收复了叛军的老巢蓟北,喜极而泣,泪水湿透了我的衣裳。回头看妻子和孩子,她们的愁苦似乎已不复存在。心中喜悦到几乎疯狂,书本也不想再读,随手卷起诗书。阳光照耀下,我要放声歌唱、痛痛快快地喝酒。春光明媚,我终于要和家人一起启程回乡。想象着我已经从巴峡穿过巫峡,很快就到了襄阳,直奔我的故乡洛阳。
感受:从悲痛到欢乐的转变
在这首诗中,诗人通过“忽传收蓟北”的描写,呈现了捷报的突如其来。他一直身处在剑外,面对著名的安史之乱,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如潮水般涌来。那一瞬间的“涕泪满衣裳”让我们感受到,他并不是单纯的欢喜,背后还有对多年漂泊的辛酸回忆。
归乡的美好幻想
杜甫通过“却看妻子愁何在”的表达,展现了家庭的变化和内心的喜悦,似乎愁苦已经烟消云散。诗人在激动之余,想象着和妻子儿女一起回到故乡的美好情景,那种喜悦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。正如“青春作伴好还乡”所展现的,春光洒满大地,回家的路上总是充满期待。
小编觉得:无尽的乡愁与归属感
虽然历史的风波改变了杜甫的生活,但他内心对故乡的牵挂始终如一。读完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,我们不仅体会到了杜甫深厚的家国情怀,也感受到了每个人心中那份对家的渴望。希望每个人都能在生活的纷扰中,找到自己的归属,回到心灵的故乡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