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阳节有哪三个风俗?登高、赏菊、求寿详解

重阳节的三大传统风俗

重阳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,自古就有”登高望远”、”赏菊饮酒”、”祈福求寿”三大风俗。这些习俗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,蕴含着中华民族尊老敬老、向往健壮长寿的美好梦想。想知道重阳节有哪三个风俗吗?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。

第一个风俗:登高望远避灾祸

重阳节最著名的风俗当属登高了。这个习俗源自东汉时期的一个传说:当时汝南地区爆发瘟疫,道士费长房预知九月九日瘟魔将至,便让百姓登高避难。果然,登上高处的人躲过了灾难。从此,每年九月初九,大众都会结伴登高,祈求健壮平安。

登高的地点不必拘泥于高山,城市中的高楼、古塔都是不错的选择。登高时,大众还会佩戴茱萸,这种植物被认为有辟邪驱灾的功效。如今,登高已成为重阳节最受欢迎的活动其中一个,既能锻炼身体,又能欣赏秋日美景,何乐而不为呢?

第二个风俗:赏菊饮酒庆重阳

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——菊花作为秋天的象征,天然成为重阳节不可或缺的元素。古人认为菊花有清热解毒、延年益寿的功效,因此重阳节赏菊、饮菊花酒的习俗应运而生。

古代文人墨客常在重阳节举办赏菊雅集,吟诗作赋;普通百姓则会在家中摆放菊花,或到郊外赏菊游玩。如今,各地公园都会在重阳节前后举办菊花展,姹紫嫣红的菊花争奇斗艳,为节日增添无限乐趣。而菊花酒更是重阳节的特色饮品,适量饮用既应景又养生。

第三个风俗:祈福求寿敬老人

重阳节的第三个重要风俗是祈福求寿。古人认为”九”是阳数之极,九月九日双九相重,象征长寿。因此,这一天大众会通过各种方式为长辈祈福,表达对老人健壮长寿的祝愿。

传统的求寿方式包括:向老人敬献寿桃形状的糕点、举办寿宴、准备长寿面等。其中,长寿面要一口气吃完不能咬断,寓意生活绵长不断。如今,重阳节已被定为”老人节”,各地都会组织敬老活动,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。

重阳节习俗的现代意义

了解重阳节有哪三个风俗后,我们不难发现,这些习俗都寄托着大众对健壮长寿、家庭快乐的美好期盼。在现代社会,重阳节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,更成为增进家庭情感、弘扬敬老美德的重要节日。

今年的重阳节,不妨约上家人一起登高赏菊,为长辈送上祝福。让这些流传千年的习俗,继续温暖我们的生活。记住重阳节这三大风俗,就是记住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。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